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章炳麟

章炳麟,字枚叔,一字梅叔,初名學乘,後因崇尚顧炎武,改名為絳,後又改名為炳麟,別號太炎,學者多稱他為太炎先生,浙江餘杭人。生於同治七年(1868年),卒於民國二十五年(1936年),享年六十九歲。他是近代中國極為重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。
  章炳麟年輕時曾從外祖父受業,而啟蒙其民族大義,他後來的排滿、排清之志,應該就是從這時候開始萌芽。在他十六歲時,因父親之命而去考童子試,未果,從此放棄功名,在家自修至二十二歲,所讀的書多為乾嘉漢學的重要著作,因此,二十三歲時,他跑到了當年阮元所創立的詁經精舍就讀,師從俞樾,在此度過了八年的時光。時值甲午戰爭清廷大敗,隔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,康有為、梁啟超等人發動「公車上書」,政局詭譎多變、風起雲湧。章炳麟也被這時代的氛圍所影響,他日益發覺考證之學無補於時局之改革,毅然由詁經精舍出走,投身於大時代的潮流之中。他積極的想要尋求變法以挽救國勢,與夏曾佑在上海創辦「時務報」,倡導維新變法,又加入了康有為、梁啟超等人的陣營,旋即因為不滿康門倡導的今文經學,和將康有為視為聖人的舉動,憤而離開。後來,他又辦了「經世報」,陸續在報紙上發表許多文章,內容還是以倡導新法為主,沒有因為他離開康門而滅其大義。
  光緒二十四年,戊戌政變發生,章炳麟寫了〈祭維新六賢文〉,以悼罹難的戊戌六君子,因而遭到了清廷的通緝,輾轉經由臺灣而到了日本,認識了孫中山先生,復又返回上海,並將《訄書》原刊本付梓印行,此書的內容,大致是他尚未割辮與清廷決裂,卻又與康、梁分途時思想的總反映。光緒二十六年,唐才常首次於上海舉辦「國會」,章炳麟也參與其中,因「國會」會章中有「務合海內仁人志士共講忠君救國之實」,既言獨立,又以忠君為名,讓他覺得非常不合理,故憤而脫離國會,並自剪髮辮以示與清廷絕,直到這個時候,他的反清立場才終於確定。
  光緒二十九年,結識蔡元培,與鄒容等人授學於上海愛國社,並於《蘇報》刊文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,斥責康有為「貪戀榮華」,並聲言革命必經血戰,他公開宣揚反清思想,因而遭到了清廷的逮捕,繫獄達三年之久,一直到光緒三十二年出獄,隨即至日本,擔任「民報」主編,倡導革命理論,並且,由於他的革命思想與孫中山的意見產生了分歧,這分歧主要是由於章炳麟主張激進,發表言論攻擊基督教、日本人,讓孫中山、蔡元培等人害怕因此失去各國的支持,革命黨因而分裂成兩派。
  辛亥革命成功後,在章炳麟的建議下,採用了「中華民國」四個字為國號,由於他與同盟會的關係交惡,故把所有改革的希望寄託在袁世凱的身上。民國二年,宋教人被刺殺案,使得他對袁世凱逐漸失望,而由擁袁派轉為反袁派。此時,教育部召開「讀音統一會」,研究漢字標準讀音,最後以章炳麟所定之記音字母作為注音符號,修訂之後,於民國七年正式頒佈,中國大陸自從於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,即停止使用此套注音符號,臺灣仍然沿用至今,可說對於臺灣人民的影響極為深遠。
  民國四年,章炳麟開始整理舊作,刊成《章氏叢書》,並從此時開始,口述《菿漢微言》,由門生吳承仕筆錄,多講中國傳統哲學與印度佛學。他認為必須有力量與北洋軍閥制衡,而不應任其繼續坐大,因此從民國五年起,就希冀能夠得到護法軍及其他地方軍閥的支持,可是後來未有結果。後來又反對國共合作,組織反赤團體,可惜,他始終無法得到有力人士的支持,因此一度對於政治感到灰心,幾乎退出所有政治活動,一直到民國二十年的九一八事變,他才因民族大義又投袂而起,並發表許多建言。此後,他開始號召抗日活動,號召青年整救國家危亡,他曾草立「遺囑」:「設有異族入主中夏,世世子孫吳食祺官祿」,可見民族大義是他這一生中所追求的信仰。
  章炳麟早年治學,以乾嘉漢學為主,甲午戰爭爆發以後,他開始學習西方的知識,並於光緒二十九年入獄後,潛心研究大乘佛學的法相宗,認為佛教思想優於先秦諸子百家,連儒家也無法比擬。從光緒三十四年起,他則分析《莊子‧齊物論》,並與印度哲學的瑜珈與佛學的華嚴融會貫通,著有《齊物論釋》一書,由於〈齊物〉欲為消解人類對於世間價值的執著,章氏研究後得其啟發甚多,後來也影響了他的學術觀,不再堅持學術上的門戶之見,可說是他晚年以後思想的最後定論。


撰稿人:鄭于香
網站滿意度調整